《弹词•话本》发行这么久了,有赞赏与共鸣,也有拍砖和不解。刀郎说,往后的风格会变,但核还在,核是什么?一个情字,刀郎又是怎么样解构这份情呢?以说话人的视角为她或他做了什么?故事是原来的故事,又不似原来的故事。说话人以穿越的方式重新解读了这些故事,亦真亦幻。你在听歌吗?不是,你是在想故事。
神之妙句太多,意会中的画面犹如MV一样闪现,如果每首歌都可以把歌词联系背后故事解读,这些再创作的典故人物会立刻丰满起来。
最近心血来潮想写几首歌词解读,但才疏学浅,现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都能多发表见解。既然说话人呈现了作品,看官应有所回应,一起探寻说话人趟洋过的故事吧。捕捉故事中的那瞬间,勾勒出一幅幅丹青水墨。
谈谈刀迷这二十年的变更史,自专辑《雪》爆红后,刀迷山呼海啸般涌现。从专辑《胡杨》开始走了一拔刀迷,原因:港台风,没有了粗犷的味道。到专辑《刀郎III》又走了一拔刀迷,原因:音乐变得小资情调。现在专辑《弹词画本》又要走一拔刀迷。当然也有不同时期的新刀迷涌入,新一拔刀迷往往接纳刀郎的过往专辑,当成宝藏。老一拔刀迷却不愿接受刀郎的新专辑。不同时期的刀迷对待刀郎的音乐都如初恋,不容刀郎改变,不容刀郎破坏他的梦。当梦开始的地方不再有梦,他们便不再留恋。回想《刀郎III》十年后被封为“神专”,《弹词•话本》将来又是怎么样的评价?试目以待。
【还魂伞】
这首歌的背景故事,刀迷间有了几种猜想,但都不得其意。现通过解读呈现,一家之言。
这首歌词,每一句都是一段故事,以下背景故事多有引用,时间线有些穿插。
“为何这些女子尽是
艳妆娇俏的打扮
看她门环挂着牡丹
不辞上等人的身段”
看她们这身姿仪态,高贵脱俗的气质,定是大家闺秀,为何流落烟花之地?
第一句就交待了姑娘的身世。
--姑娘出身于官宦之家,诗琴书画无所不能,还通晓文史。姐姐爱画兰花,更爱弹琴,生性清高孤傲。妹妹犹爱画牡丹,生性恬静。因父早亡,姐妹二人流落烟花之地为歌妓。
“叫大叔若说是笑借一把还魂伞
卖渡人道罗衾难耐对岸那倒春寒”
说话人的这一个句,充满迷惑,关于还魂的故事?关于借伞的故事?说话人创造了一个悬念,埋下了伏笔。
--明朝灭亡,国破山河碎,清兵入关,强抢民女,更广征教坊歌女。姑娘不甘为异族取乐,化身道姑装扮,抱着一张最爱的古琴,避过清兵。兵荒马乱之际,遇到一位船工相助,渡船直下丹阳,远离金陵,从此与意中人失联。姑娘感激船工的大恩,述说自身际遇,竟也相谈甚欢,这般惊魂未定,笑着问借来一把还魂伞,但魂魄早己飘向失散的意中人,心心怨念不相忘。大叔说,你的这般身世,到那陌生之地,恐怕难以适应。
“为她有个经意的公子
许她流落在宁波府
尝遍了月老的面目
便是良人也辜负”
身无所往,心无所属时选择一位喜欢她的公子,随公子来到了宁波府。
月老乱点鸳鸯,有了心上人,却历经千辛万苦难成对,相守的竟是这般模样。
虽然公子有情,但她没有爱,即便是辜负了公子,她也是要离开。
--流转多年以后,来到浙江宁波府,姑娘嫁给了一位世家公子,但这不是她所爱之人,不愿意过着没有爱的日子,感觉辜负了公子,便把跟随多年的婢女许配给公子,自身离去。
人生的长河中,总有一个她或他会被辜负,与深情无关。
“看青灯落尽了长安鱼鼓”
孤寂看青灯,落尽鱼鼓声。
--亡国之痛,世道纷乱,感情也支离破碎,自始看破红尘,披上道袍,自号“玉京道人”。
“道琴亦道了无情呀
只为萍水的邂逅
孤蓬难渡芳徽也难渡”
用琴声诉说世道无情,人间悲苦,你我的离散不可怨。
只是我一遇见你,心里就只有你,芳心明许,此生不渝。
我一生孤苦飘零,来生也将孤苦,命运难以改变。
--遭逢乱世离散七年后,吴梅村在朋友处偶然得知卞玉京也在苏州,便委托安排见一面。那一天,卞玉京来了,吴梅村也来了,卞玉京却在楼上坐立不安,想见,又怕见后有难言之痛。便借故要装扮,或旧疾复发,请以异日造访。就这样,面对咫尺天涯,却没有相见。吴梅村黯然神伤,挥笔写下了四首《琴河感旧》诗篇。
数月后,为了却尘缘,卞玉京特意会见吴梅村,身着一袭黄色道装,抱着一把古琴而来。到了吴梅村老家,自称“玉京道人”,巩怕日后难再相见。然后,卞玉京取琴弹了一支又一支曲子,流泪讲述自己在江南大乱中的遭遇和所见所闻,当年同伴都凄凉死去,贵戚的千金都难免沦落,更何况风尘女子。吴梅村根据卞玉京的回忆,感叹卞玉京一个弱女子坚毅不屈的节气。使吴梅村对卞玉京色艺风情的欣赏,转化成了对她人格上的崇敬。写下了这首浸透着血和泪的《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
本来这次相会,卞玉京本想最后确定吴梅村的态度,他却只有感伤,并没有挽留。
吴梅村此后多年来都想求见,都被己是“方外之人”,不便相见谢绝,直至去世。
“说到底是花娘叹息还是恩怀的洞房
有心人把那昨日的黄粱裁成了嫁衣裳
待富贵求助于城隍借一件穿身上
秦裘郎总有意配一对
超度杨柳的花黄”
每夜梦回,总想起姑娘那一次深深的叹息,和彼此缠绵的时光,那忧戚的眼神令人愧疚。
多少次梦中看她穿上了嫁衣,却孤零零一人。
待富贵要求助城隍借一件穿上,
(我)旧情郎愿意与她配一对,
超度她一直想念的一块红头盖,愿早登极乐。
这一段是说话人为情郎创造的一个梦境,或本来就有这个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卞玉京与吴梅村初次邂逅就为对方才华倾倒,吴梅村借酒意挑逗,卞玉京则大胆的问道“亦有意乎?”吴梅村却胆怯装作听不懂,虽有倾慕之意,但也有世俗礼教的束缚。确实贪恋其不俗的风情,却不愿意承诺,更不敢担负责任。卞玉京失望的一声叹息,从此不再过问。卞玉京遇见过不少才子和艺术家,唯有吴梅村令她动了情。吴梅村就是她认准的托付终身之人,彻底爱上了这个男人。
吴梅村早年为官,因不得志,辞官回乡,本身也不是富贵大家,遇到卞玉京时还没能力为其赎身。内有妻妾,外有情人知己,也是当时风流文人的潇洒不羁。然苦了卞玉京的一生痴心。
历经磨难,直至晚年 吴梅村才能踏着萧萧落叶,前往无锡拜谒卞玉京墓,发现是一座孤坟,不禁老泪纵横。然后写下他们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绝唱《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
《还魂伞》是说话人以穿越的视角解构这段故事:从吴梅村晚年因思念卞玉京并为其作传而展开:通过还魂的方式在思念中相聚,再以鸳鸯作伴而终。
说话人意犹未尽,未完待续,下一首《鸳鸯枕》。
【鸳鸯枕】
这首歌词,美妙到只可意会其中韵味,但每个人又都有其心中的意韵。
“不来不来肯定不会再来了
天安地安了无声息了了
山也水也之乎者也道尽了
骨呀血呀白烟黑尘”
不来了,不会再来了,所有的深情都是虚情假意,他怎么会娶一个风尘女子?
天寂静,地寂静,人寂静。
山一样坚定的心,水一样绵绵的情,奈何都没法为我诉说。
我就想有个归宿,不再像孤叶一样到处飘零,
想拥有人间温暖,心灵慰藉的希望之火己化烟归尘。
----当卞玉京看到吴梅村留下的《琴河感旧》时,感受他还有情意,决定给他一个机会,又看透他的那懦弱的性情,不敢真娶自己。所以穿上道服相会,示意是来道别,不是求娶。然而吴梅村竟不为所动,真的以为卞玉京己经入道。此次别后,卞玉京还是愿意等他的回心转意,等他诗中的深情。
“却悔石城吹笛夜,青骢容易别卢家”
……
“缘知薄幸逢应恨,恰便多情唤却羞”
……
“休将消息恨层城,犹有罗敷未嫁情”
…….
“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
“记得横塘秋夜好,玉钗恩重是前生”
然而清廷刚夺下江山,立足未稳,希望当地有名望之士为己所用,一为安抚百姓,二为剥弱抗清势力。吴梅村为族人免遭迫害,无奈地归附清廷。此时的吴梅村身不由己,无暇顾及卞玉京。
“去吧去吧不会再见了吧
念啊作啊到此为止了啊
爱哉恨哉皆已呜呼了哀哉
魂兮魄兮九丈箫”
情归何处?无处安放,再见吧,我的情郎!
思念己死,作贱也到此为止吧,
爱过恨过都作罢,我不再是我,你不再是你。
漂泊的灵魂将会安定,丢落的魄也将不再存在,恍如昨夜你吹起的萧声,己不再回响,越来越遥远……
这一段重复着唱,配着琵琶乐曲,哀怨阵阵袭来,表达着命运如此的悲凉。
----后来卞玉京听闻吴梅村己降清入仕,薄其为人,对他己心死,不愿再相见,彻底了却这段尘缘。第二年,来到浙江宁波府,嫁给一位公子,不甚满意,不久便自身离去,正式穿起道服,自号玉京道人。后为生计,被一位老名医收留。为报恩,以舌血抄写一部《法华经》,为名医忻福。后来定居无锡,十年后,这乱世佳人就在孤寂抑郁中去世。
这上阙词,写的是女以怨起问,下阙词写的是男以悲回应。
“谁在江南唱着江北的歌
他是夜半归家的人”
她在江南,他在江北,却不知彼此在思念。
他没有自由,有家不能归。
(也意指归来晚了,来迟了)
----吴梅村被迫应诏北上,相当于软禁,没有假期,没有归期。三年后才因丧母而托假回乡,之后不再出仕。回来后才知卞玉京己嫁人又离去,真正做了道士,多次求见而不得。后来便委托一位远亲老名医照顾她。
“休要停杯罢言道散了
他的眼角有泪痕”
休要、停杯、罢言、道散了!
这一句太妙了,看似意犹未尽,却道尽了他们一生的遭遇,就从这停杯、道散开始……
这一句近乎悲怆的呐喊自己当年的无情,令卞玉京既痴情又绝望,爱而不得的伤令她对他远而不离,近而不见。如果当年勇敢的为爱留下来,做一对快乐鸳鸯,又是人生的另一番景像,越想越禁不住悔恨的泪。
萧声响起,体现着无奈又无助,悔恨自己薄幸负了卿卿……
----卞玉京原名卞赛,卞赛好酒,坊间流传:“酒垆寻卞赛,花底出圆圆”。平时清高的她,唯有遇见才子与酒才唤起她的风流妩媚,绝代芳华。
风流才子吴梅村自从与卞玉京相识,就常到她的寓所饮酒畅谈,受到卞玉京的才华影响,诗歌风格也因而改变,后称“梅村体”。
吴梅村虽然风流,但他也感受到卞玉京的一往情深,也动了情。然此时,传来国舅要下江南为崇祯选妃,相中了陈圆圆与卞玉京。吴梅村因曾得到崇祯的赏识,不敢与皇上抢女人,但内心又不舍,来寓所停留的时间就越来越短,饮几杯酒,吹几首曲子,便凄然离去。萧声未远,人己道别,留下茫然的卞玉京。
卞玉京对他又爱又恨,明知道他对于自己,只可依而不可靠。但见着他又痴心不改,魂魄早己附于这个男人,这就是爱的魔力。虽然也努力的想远离这个男人,但又在心里非这个男人不嫁。至于最后无奈嫁给一位公子,只不过是风尘女子的一次淴浴,俗称从良。因为不爱,便是良人也辜负。
吴梅村从最初的犹豫,未能大胆冲破世俗的枷锁,至朝代的更迭而走散。重逢后又遇上清廷的软禁,归来后己物是人非。接着又因“奏销案”牵连,被清廷关了七年牢,再次归来后,卞玉京己去世多年。面对一座孤坟,不禁悲从中来:“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应填补,总比鸿毛也不如。”
吴梅村临终前遗言:“吾死后,敛以僧袍”
从此一僧一道,同归尘土。
【梨花落】
那个穿嫁衣的舞娘
哽咽得失去了容妆
那个着青衣的老人
默默地拢着他的书箱
他们将拱手道别再见白马将往
那个舞娘跌倒在长亭阴影里的仰望
矮小凄厉的殿宇
包围着城市高大的楼房
花灯灿烂的耳蜗
养着散不去冤魂的夜场
他们一见钟情交换号码汽笛将往
他们相拥的明天是宇宙滞留的方向
梨花落 杏花开
烟雨里人流滚滚不见白马来
这首歌的写作手法,幻与实的切换,时空的穿越,说话人的视角,虚与实的重叠
情境再现:说话人骑着电动车来到剧场看弹评,这一场演的是《情探》,当剧情唱到女主盼呀盼心中的白马来娶,终等到老家人送来了一封书信,却不想是一封休书。舞台那个穿嫁衣的舞娘便哽咽得痛哭起来,说话人看到她奔溃样子瞬间触发了说话人对这古老的故事的幻化:看到了她们曾两情相悦时,盟誓于海神庙,互不变心的坚定。然而道别的白马不再来,将往己死。她逐来到海神庙,告别曾经的白马,而坚持完成自己立下的盟誓而自绝。最后绝望时的眼神还带着希骥,仰望着却只有这矮小又显凄厉的殿宇在见证。。。
说话人走出剧场,一眼望去,幻境中的矮小凄厉的殿宇切换到高大的楼房,高大的楼房里有散不去冤魂的夜场,动感的音乐听来那么悲伤。这里也有一见钟情交换号码的她们,也有她们的将往,她们的明天从始滞留多好,不换方向……
此时,说话人不觉哼起了:梨花落 杏花开 烟雨里人流滚滚不见白马来……
(音乐中,电音切换真音,也是说话人从幻境切回了现实。)
那时的爱情,相知相爱,苦苦的守候,忠贞不二,青春换不到明天,以命相付。
现时的爱情,一见钟情交换号码汽笛将往,青春不再等候,明天不再犹豫。
此情此景的作曲也是随着夜场的音乐定稿,沙哑的电音,快节奏的忧伤。
【西米巷】
说话人穿越时空作了一幅画,她,尽在眼底,尽在笔下。为她的痴情、为她的悲伤、为她的绝望…..
画面掠过她们的相遇,掠过公子的英雄救美。她芳心暗许,认定公子就是此生的归宿,她设想了一个懂她的情郎,也设计了她的一生。
----王公子欲登舟北上,心中盘算:待京中有成,再接她同享幸福。她设宴饯行,既为他的得志而欢喜,又为他离别而伤悲,并即席赋了一首“仲春道中送别”诗相赠:
酒香衣袂许追随,何事东风送客悲?
溪路飞花偏细细,津亭垂柳故依依;
征帆俱与行人远,失侣心随落日迟;
满目流光君自归,莫教春色有差迟。
“她的心藏着公子三千凋萎的废苑
城河内停靠来往的画船
她总能听得见”
她的心内装着公子一人,便是她的全世界,不再送李迎张,庭院寂寂。
默默守候着城河内停靠往来的画船,她总能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喜悦又失落。
----送走公子后,她就悄悄地闭门谢客,以静待王公子仕途得意而归,然独守寂寞,百无聊赖之际,她也经常借酒消愁。举杯却慨然而叹:“自君之出矣,不共举琼扈;酒是消愁物,能消几个时?”。时光便是这样匆匆而过:“时时对萧竹,夜夜集诗篇,深闺无个事,终日望归船。”
“不要说她的风尘无计
海棠碎裂了淴浴
墨汁染黑了她们的舌头
让花街变得荒诞”
不要说她留恋风尘,茫茫人海,只为等一人
这份坚持,美好的青春年华己错过了从良的时机。
纵使她们背后笑言妄语,鸟舌横行,她自清幽高洁如兰,
任花街传得多么荒诞,她自有情郎知她懂她。
----她也曾遇见比她年少很多的乌江少年,白衣飘飘,风华正茂,风流俊俏,他待她若掌上明珠。但她心底,永远住着那么一个他,即使数十年未得一面相见,在她梦境里,那个他都是最美的幻影,时隐是现,而这尘世间所有男子,仿佛都是浮云一般,都是多余的情缘。这世界上,再没有那样一份值得她用生命和名声去拼命的爱了,王公子,是她一生无法舍弃的愿望。
“公子画船在粉墨中消失
感官还在旅行
目送眉迎的红袖与纱灯
都写在光与影”
公子的画船始终没有出现,
思念他的心从没停止。
年岁渐老,华颜日衰,目送眉迎那些花街的姑娘喜结良缘,
她,孤影残酒,落寞与凄怆。
----王公子此次北上,原以为可以一展抱负,大展宏图,成就一番政绩。却屡受打击而返回金陵,觉得没脸再见她,便索性搬到苏州居住。她期待的承诺始终没有来临。
正如她在一阕“鹊桥仙”中所写:深院飘梧,高楼挂月,漫道双星践约。人间离合意难期,空对景,静占灵鹊,还想停梭。此时相晤,可把别想诉却。瑶阶独立目微吟,睹瘦影凉风吹着。
“她要逃往的另一个地方
是存在与虚无的欢娱”
她要逃离这里,要追随内心一直设想的幻境。
即使是虚情假意的相聚。
----在年过半百即将迟暮之时,她再也不忍痴心空付,立下誓约:中秋前后,纵风雨虎狼,亦不能阻我吴中之兴也。买楼船、载婵娟,顺流而下赴吴中之地,为王先生贺七十大寿。她一生的华年,只为那一日为他盛放,她拼将一生休,尽君今日欢。
“那一场看似完美的酒局
是一只更漏的笔”
那是一场精心准备酒局宴会,期待迎来人生的新开始,换却是人生的倒计时……
----宴会盛况:“四座填满,歌舞达旦。残脂剩粉,香溢锦帆,自夫差以来所未有。吴儿啧啧夸盛事,倾动一时。”
欢歌曼舞两个月后,王先生看着眼前依旧明艳的她,柔情万丈,欲罢不能,他叹口气:“卿鸡皮三少若夏姬,袭余不能为申公巫臣耳。”她才如梦乍醒,原来她等的一直是自己幻想的影子,他不过是一个存在与虚无的寄托。
“连夜开船 离了杭州
在月的苔藓上溜走
答案显尽了时间的阔绰
只等她船靠岸”
那一刻连夜开船离了杭州(苏州?)
月色缓缓掠过了苔藓,犹如光阴在眼前慢悠悠的溜走。
时光在憧憬中匆匆而逝,梦想幻灭后,时间又显得阔绰多余。
何时靠岸己不再是期待。
“昨日星辰 夜夜渔灯
月光不愿长厮守”
昨夜星辰辰闪闪,夜夜渔灯长明,伴着月色入眠。
今夜明月不愿长厮守,生命便不再有光阴。
----“她姿首如常人,神情开涤,灈灈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她气质清朗,性格豪爽,心思细腻。宛如她笔下的兰花,“幽兰生空谷,无人自含芳;欲寄同心去,悠悠江路长。”他竟于言语间,将她比作春秋时的放荡女子夏姬,招蜂引蝶的浮花一朵。他从未真正了解她,她沉默半生的心事,无声暗涌的情意,却付于一个鄙夷自己的人,羞愧、愤懑、悔恨,一夜之间容颜老去,生命己承载不了如此沧桑一生。
“待到珍重锁住了咽喉 又陈了新酒”
这一句妙啊,尽可意会。
无限深情无处诉说,转头都己成空,就算又陈了新酒也等不到他来相见。
君为袖手旁观客,她却不是逢场作戏人。
王郎,更添新酒 ,为你再献一曲,珍重!
说话人意犹未尽,未完待续,下一首《画船记》
《西米巷》是一个地名,也是她赖以生存的地方,她一生都在此等候,等候意中人带她离开,直至生命的最后才明白这里是她唯一的归宿。
【画船记】
说话人穿越时空创造了一个画面,一幅悲伤的画,画面中:女子时而举杯畅饮,时而唱一段戏曲,时而悲伤落泪。
马湘兰为王先生庆生归来后,己生无可恋。三十年的光阴,三十年的好梦,付出了一生的真情,自己却像一朵幽兰,暗自饮泣,暗自吐芳。她一生爱兰画兰植兰,自诩悬崖绝壁上的孤兰,非凡夫俗子所能一睹芳泽,如此高洁傲岸的心性啊,却抵不过出身风尘。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君不知?”到底还是因她是个风尘女子,她己心力交瘁,唯有清酒,消愁断肠。。。
这首词一段三叹,三个声音,三种心境,三杯酒。
这第一杯呀 一呀么一杯酒
(一敬王郎)
“王先生辞了故人桥堍彻夜的宫灯
那夜映在青色的河道里奔了前程”
(唱了一段回忆)
那夜依依不舍,那夜宫灯指引,你乘着月色奔赴了前程。
“风火墙收留了咿呀呀无主的戏子
她们睡在赤裸的船桨上猎猎的风尘”
(感怀身世,悲伤落泪)
她只是一个无主的戏子,只能在猎猎的风尘里度过一生。
这第二杯呀 二呀么二杯酒
(二敬王郎)
“画船里生离死别忧心天下的君子
牌楼旁那小轿顶上一盏太平的灯”
(唱了一段回忆)
太平年间,我为你生离死别,你却忧心天下。
“他们醒来的时候潮湿得有些疲倦
掌声热烈地拍打水面强颜的欢声”
(触景生情,悲伤落泪)
梦境破灭,泪水满襟,还要强颜欢笑面对。
“没有三月柳的吊脚楼没有胭脂扣
桥上高高的彩灯挂着富贵再临门”
(唱了一段心声)
这一生的等待啊,幻境里却明明看到他富贵临门。
第三杯呀 三呀么三杯酒
(三敬王郎)
悲伤
“没有三月柳的吊脚楼没有胭脂扣
桥上高高的彩灯挂着富贵再临门”
(再唱一段心声)
不甘命运如此捉弄啊,何需你富贵临门,只要你承诺兑现,我就能心满意足。
“明月正呀正呀么正当头”
明月正呀正呀么正当头
人生也终走到了尽头。
王郎,今夜明月也曾映照着你奔前程,你意气风发,你情意满满…….
------她心中的英雄、情人知己,等不到他的爱,等不到他的胭脂扣,等到的是一句“如夏姬”,连一点情意也不留。她的爱与他无关,她一生的等待与他无关,她对于他只是一场风雅的艳遇。
她对他的爱,是这一生赖以存活的泉水,停止涌动,生命也只得干涸。多情总被无情恼,因为对你有爱,便无法承受这只言戏谑,片语轻薄。那光风霁月,终成断肠。
她自知大限将至,残灯将熄,燃灯礼佛,更衣端坐,瞑然故去。
2022-05-08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