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学当归儒学、中国哲学当归道学、老子被称为中国哲学王,外来的佛学也历经千年融国融哲、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三分天下、即儒释道)。刀哥、云朵两位老师有这份佛学胸怀,本人非常欣赏。佛学术语在刀哥的填词、作曲中比例不是太大,如:《大敦煌》《流浪生死的孩子》《心灵归途》《圆满》《最后一滴泪》,这些歌有少量的佛学术语出现。佛学文化这部分歌曲,本人试着解读其中的境界。由于时间所限,暂时先选了两首最佳的歌曲解读!是《最后一滴泪》《圆满》,这两首歌的填词、作曲、演唱都是精品,绝对的经典————待续。
1、《最后一滴泪》2、《圆满》
先解读《最后一滴泪》(解读:大约10帖,每天上传1帖)
《最后一滴泪》歌曲原词
给我一分钟、我流一滴泪 、我要回头看一眼 、这世界的美 。
给我一个吻、我流一滴泪 、再让我感觉一次 、这一生无悔 。
耳旁有首歌孤单无人和 ,雁过却伤旧相识 ,漏无尽似河 。
时光如此冷漠 ,谁记得曾给过的承诺 ,爱到流星同坠落 ,留下这红弦一抹 。
世界我为你来过 ,愿解脱前世的锁 ,不管回首代表了什么 ,
请别让我这样, 帯泪的走了。
耳旁有首歌孤单无人和 、雁过却伤旧相识 ,漏无尽似河 。
此世界的我他方又如何 、彼岸花开红似火 ,随尘缘坠落。
中间还插有一段RAP:
RAP:我的生命是不稳定 我的死亡是确定,我必然会死 我的生命以死终了,我的生命是不稳定 ,我的死是必然,不久啊真的这个身体 ,将躺在地上 将舍弃心识离去,如同无用的木头,一切众生正在消逝 过去曾死未来将死,我也一样将会死 于此我没有怀疑。
诸行无常:当以智慧看到、那么 会于苦厌离、这是到达清净的道路
诸行是苦:当以智慧看到、那么 会于苦厌离、这是到达清净的道路
诸法无我:当以智慧看到、那么 会于苦厌离、这是到达清净的道路。
有很多的文艺界中的明星都曾学习过佛学、佛法。
刘德华、李连杰、曾志伟、张国立、陈晓东、钟镇涛、佟大为、蔡国庆、冯小刚、郭富城、王菲、赵薇、成龙、那英、陈坤、梅艳芳、梁朝伟、梁咏琪、林青霞、张铁林、何炅、火风、解晓东、金城武、柯蓝、林心如、苏有朋、赵本山、潘虹、李娜、张铁林、孟庭苇、杨紫琼、藏天朔、任静、付笛生、张学友、黄安、吴孟达、齐秦、齐豫、王志文、江珊、黄磊、赵文卓、宁静、韩红、毛宁、邓婕、金庸、李嘉诚。
听闻《最后一滴泪》》有感七绝
天下双绝出刀朵,
三千德风雨妙华。
雪飘圣境山河醉,
穿流云端如飞花。
《最后一滴泪》原词
雁过却伤旧相识。
解读:这句话是从李清照 《声声慢》中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简化而来的。
解读:大雁飞过,勾起人的伤心往事,鸿雁有传达书信之美喻,传书的那只大雁可能我们不认识它,但是传书之美喻与书信却是旧相识。
《最后一滴泪》原词
漏无尽似河
解读:《漏》是佛学术语,漏:既烦恼的别名之一,佛学中主要有4漏:
1、见漏:就是所认识与见解上的烦恼!
2、无明漏:无明就是无知的烦恼。
3、欲漏:就是欲界中的所有烦恼。
4、有漏:就是色界与无色界中的所有烦恼。
《最后一滴泪》原词
时光如此冷漠、谁记得曾给过的承诺、爱到流星同坠落、留下这红弦一抹。
解读:人情(时光)很冷漠,爱的承诺,如灿烂夜空中的流星一样,短暂的从虚空中滑落,
如同我们弹奏乐曲的一条红色丝弦一扫(一抹)而过。
理解刀哥老师的音乐作品,本人能力有限,诚请资深刀迷、朵迷参预编辑、帮助指导和修改,若发现那里不适合,及时指出,然后修改!欢迎共同学习、交流、讨论。
每天更新———待续。
《填词圣手、如诗如画、云音绝唱、如歌如境》
《最后一滴泪》这首歌中有三句词,填得最佳!刀哥这三句填词,堪称圣手所作,这三句云朵老师,运用云端音演绎的堪称经典绝唱!
刀哥这三句填词,有对人生终极目地的思考!有很深的哲学与佛学思辨,简单歌词中且蕴含着人生真谛。
第一句、耳边有首歌,孤单无人合
猜想;耳边有首歌,这支歌当是人生之歌,或者说是爱情之歌。在这里只解读人生这部分:
人生浅境、人人都是相应的,人生深境之中,各有差异。如《金刚经》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详细解读:凡夫所为,多是有为法,有为法即造作缘起之法,有漏之法,(漏是烦恼的别名)。而一切圣贤所行,皆是无为法。无为法是永恒非缘起的常住法。但无为法也有种种差别,大乘佛法有六种无为法!人生亦如此。但无论凡夫还是圣贤,人生终有不相合,不相应的事情。这也说明,人人都有其独立的个性。个性的彰显,即是经典。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是单行道。
第二句,此世界的我,他方又如何
刀哥这句填词有解脱六道,得法眼净的见地:
《杂阿含经》佛陀说:(我弟子证道之时),彼识不住,东西南北,上下四维,唯见正法。
《杂阿含经》(佛陀说法眼净者):即见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他知,于法自知。
《杂阿含经》(佛陀说若有正见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
详细解读:此世界的我,他方又如何:这应指:佛法中的六道众生,即人道中的我,将来转入其它五道。又能怎么样呢???如果从得法之人或者说得道之人来说,生死已经解脱,生与死已经没有了区别。在何方或者说在何道都无所为了。
学习佛法当先立;正知正见才能达到正信,如果没有正知正见,对法的认识基本都是邪知邪见!正知于法,正见于法,方能正信于法。这是学习佛法第一要义。正知正见与国学(儒学)八目,格物致知基本相同。只是佛法更注重观察自身与自心!
第三句,彼岸花开红似火。随尘缘坠落
解读:彼岸皆为因缘所感之地,虽然成绩到达某个顶峰,事业红红火火。终归缘灭,!
这句从老子《道德经》上看更妙;《道德经》说:功成身退天之道。人生事业到达顶峰时已经是一部经典了,当知退让,这是自然之道。因为自然就是如此,你不退让,事峰也同样随缘化灭。若知进退其德反成永恒。
在解读这句歌词时,让我想起了,本人几年前在《中国佛教论坛网》,曾原创过一个这样的帖子,帖子如下;
各位师兄:《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那我春天去看花开,秋天去看花落!请问各位师兄们,我见到如来了吗???
《最后一滴泪》RAP:原词:
诸行无常:当以智慧看到、那么 会于苦厌离、这是到达清净的道路
解读:
诸行就是指一切有为法都不是永恒常住的,《杂阿含经》佛陀说:诸行无常,无常即苦。当用智慧观察,远离有为法,当学无为法,成就涅磐(清净即是涅磐的别名之一)涅磐是常住法,永恒法,非缘起法!大乘佛法多说4种涅磐,《杂阿含经》说了22种涅磐。涅磐才是人生正觉,
爱因斯坦说:时间、空间、物质都是人类认识的错觉!所以真正的人生,当明了无上正等正觉。当明了涅磐。(清净:即涅磐:即无上正等正觉)
《最后一滴泪》RAP:原词:
诸法无我:当以智慧看到、那么 会于苦厌离、这是到达清净的道路。
解读;《什么是无我,无我所》
诸法;指一切法:一切法包括二法,一是有为法,二是无为法。
呵呵:我的房子,我的车子,我的家人。这都是佛法说的《我所》,即我所拥有的.......或者说我的名,我的利,我的钱..........等等。
什么是我呢?《我》除了用于第一人称代词之外,《我》又是佛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与哲学问题之一。
在佛陀那个时代,各各教派,认为《我》基本有五个特性,即我是常恒的,我是唯一的,我是不变化的,我是独立自在的,我是主载的......等等认识。
在佛陀那个时代又把具体的人,按照五类划分,就叫五蕴。什么是五蕴?五蕴就是古印度对人体身心构成的一种划分,即人是由(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组合而成的)
简单说明如下:
1、色蕴:有形、无形的物质身体......等等
2、 受蕴: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3、 想蕴:想象,回忆、......等等。
4、 行蕴:身心的所有行为。
5、 识蕴;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即八识。
《我》除了有这五种特性,性质,本质之外还有20种类似哲学思辩上的认识和观点。
1、认为五蕴是我。
2、认为五蕴中有我,
3、认为我在五蕴中。
4、认为五蕴中有神我。
这4种我见与五蕴相乘,就是20种我见。这是当时古印度的20种错误的我见!这也是当时最流行的宗教哲学问题。
而佛陀通过对五蕴的如实观察,认识到五蕴不具有:常恒、唯一、不变化、独立自在,主载......等等特性。所以佛陀主张《五蕴无我、五蕴皆空。无我所,无所空》,即《五蕴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这是佛陀的正确人生观和正慧观。
《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这就是佛陀的无我,无我所观点!
在50卷《杂阿含经》中常有《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这类句子,
如:原经《杂阿含经》卷七:世尊告诸比丘:…….”诸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复见、闻、觉、识,起求忆、随觉、随观,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若见有我、有世间、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变易,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若复有见:非此世我、非此世我所、非当来我、非当来我所,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简单解读一下:
一、先说《不相在》
什么是不相在呢?先要明白什么是相在,才能明白不相在。如我在汽车中,就是善良的回风舞雪坐在汽车里面,善良的回风舞雪与汽车就是相在关系。又如善良的回风舞雪在楼房中,善良的回风舞雪与楼房就是相在关系。总之,无论是此在彼中,或彼在此中,有这种关系都是相在。
知道了相在,就明白了什么是不相在,如:我与五蕴之间,既没有我存在于五蕴中,也没有五蕴存在于我之中,所以说不相在。因为无我,根本就不存在有个我,如何能相在呢?故说我在五蕴中,或者说五蕴在我之中,都非正知正见,不相在才是正知正见正慧!
二、《非异我》
两物比较,才能说同异。如:有此电脑与彼电脑,可说此电脑同于彼电脑。或说此电脑异于彼电脑。而只有一物、只有一个电脑,另一物并不存在,另一个电脑并不存在,则不可说同,也不能说异。因为根本无我,所以不可比较,也就不可说这些诸法异于我。如果说诸法异我,那么岂不是有个我存在而可作比较了吗?佛子通过对诸法的观察,根本没有一法是我,也没有一法可说是异于我。说是我,异我都不是正知正见,非异我才是正知正见正慧!
三、最后说《非我》
五蕴因缘假合必然非我。如果有一个恒常不变化的我,也就无法形成五蕴因缘了,所以说:五蕴是我不是正知正见,非我才是正知正见正慧!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