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欢《豆蔻盒子》这首歌。
刀郎对苏州评弹的理解是顶级的,《豆蔻盒子》完全是苏州评弹的代言。轻盈闲散的评弹,加上流行音乐的加持,去芜存菁,更加悦耳动听。
加上刀郎用凝练的诗句刻画,扑面而来的一幅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的画面,更加向往苏州那种江南小桥流水的富足生活。
中午懒散的时光,沏一壶龙井,听一曲评弹,仿佛回到遥远的古苏州。
苏州,大概因为刀郎的存在,以后流传千年的才子佳人传说里,定又多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很多音乐人的作品是很有侵略性的。包括刀郎早期的音乐也是一样。明摆着告诉听众,我需要你听到,我要感动你。你最好快点来听,不然你会后悔。
刀郎的最近的几张专辑作品恰恰相反。好像把它们丢在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里,不怎么起眼。但是如果你有耐心听两遍之后,忍不住会再听一次。好像没有什么稀奇。
两三天后,回来再听。
----那你完了。
那些旋律和歌词会死死地抓住你的大脑。好像感染上新冠了,没有几天估计好不了。
坚持听一个月,估计你就成了歌词里面的男男女女,痴情起来,变得六亲不认。刀郎成了你的唯一。好像除了刀郎,其他人都只是来你生命里凑数的。
你也变得很有侵略性,强行对其他人推荐刀郎的作品。不喜欢刀郎的人,尤其是贬低刀郎的那些人,成了十恶不赦,成了啥也不是。
我要评论